建筑陶瓷飾面系統至少有結構基體、膠粘劑、陶瓷磚和填縫劑等基本組成部分。在現階段的施工水平下,結構建筑單位交付的混凝土墻地面平整度一般不適于直接用薄貼法鋪設陶瓷磚,需要使用合適的材料將其整平。為了限制基層中濕氣和使用水在飾面系統中的滲透,各種防水措施經常也是必要的。另外,考慮到系統的耐久性,避免內部應力積聚造成破壞,必須在陶瓷飾面中設置各種類型的伸縮縫,并用特殊的密封材料處理這些細部。
根據GB 50210-200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所用材料的品種、規格和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不應對人體與環境造成有害的影響。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如GB 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1、整平材料
根據商務部、建設部等6部局2007年6月6日發布的《關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的通知》(商改發 [2007] 205號),全國127個主要城市應在2009年7月1日前實現禁現。所以,整平材料也應根據要求使用適用的預拌砂漿?紤]陶瓷飾面工程的一般使用情況,本指南只列舉其中干混砂漿的使用;具體項目可根據情況進行變通處理。
根據標準GB/T 25181-2010《預拌砂漿》,墻體找平的抹灰砂漿(代號DP)適用于陶瓷飾面工程的有3個強度等級:M10、M15和M20。參照華北標08BJ系列《建筑構造通用圖集》,抹灰砂漿還可分為用于加氣混凝土墻面、燒結磚墻面的高保水性抹灰砂漿(代號DP-HR)、用于普通混凝土砌塊和輕質混凝土砌塊墻面,輕質混凝土條板墻面,現澆混凝土墻面的中等保水性抹灰砂漿(代號DP-MR)和用于灰砂磚墻面的低保水性抹灰砂漿(代號DP-LR)。其中內墻抹灰砂漿的關鍵性能指標應符合下列的性能指標:
內墻抹灰砂漿的性能指標
項 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依據
凝結時間(h)3~9JGJ 70-2009
保水率(%)高保水≥88JC/T 517-2004
中保水≥70
低保水≥60
強度(MPa)抗壓強度≥設計強度等級JGJ/T 70-2009
拉伸粘結原強度注≥0.20
注:從系統性能安全的角度考慮,如果是在混凝土或混凝土砌塊等本身強度較高結構基層上粘貼陶瓷磚,“拉伸粘結原強度”宜不低于0.4 MPa。
用于樓地面找平的砂漿可分為普通地面砂漿(代號DS)和較高檔的水泥基自流平砂漿(代號DSL)。其中普通地面砂漿適用于陶瓷飾面工程的也有3個強度等級:M15、M20和M25,其關鍵性能指標應符合下中列的性能指標:
普通地面砂漿的性能指標
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依據
保水率(%)≥88GB/T 25181-2010
凝結時間(h)3~9
抗壓強度(MPa)≥設計強度等級
若使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漿進行找平處理時,其性能指標應符合JC/T 985-2005《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漿》的要求。
2、防水材料
對于廚房、衛浴間、各種水池、部分室內墻地面和室外墻面等工程,陶瓷飾面層都需要直接粘貼在防水層上。特別是考慮到廚房、衛浴間、很多水池等都存在面積小、需要特殊處理的部位及節點位置多等具體情況,應著重考慮選用各種防水涂料,具體可參照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JC/T 864-2008《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
所選防水涂料除需滿足涂料標準中相關的性能指標以外,其與相鄰的材料層(整平層及陶瓷磚膠粘劑層)之間的拉伸粘結強度也應經JGJ 110-2008《建筑工程飾面磚粘結強度檢驗標準》檢驗評定合格。
3、膠粘劑
根據JC/T547-2005《陶瓷墻地磚膠粘劑》,這些膠粘劑按化學組成分類有三種:水泥基膠粘劑(C)、膏狀乳液膠粘劑(D)和反應型樹脂膠粘劑(R)。水泥基膠粘劑不僅是水泥、級配填料(不同顆粒粗細程度配合適宜的砂)和水的混合物,還添加了多種特殊原料以提高保水性、調整凝結時間、提高抗滑移能力、以及耐久性能等。
各種水泥基、膏狀乳液和反應性樹脂膠粘劑的性能指標應分別符合下列的性能指標:
水泥基膠粘劑(C)的性能指標
性能代碼性能指標
基本性能晾置時間:拉伸膠粘強度至少20 min后≥0.5 MPa
基本性能C1“普通型”拉伸膠粘原強度≥0.5 MPa
浸水后的拉伸膠粘強度≥0.5 MPa
熱老化后的拉伸膠粘強度≥0.5 MPa
凍融循環后的拉伸膠粘強度≥0.5 MPa
基本性能C2“加強型”拉伸膠粘原強度≥1.0 MPa
浸水后的拉伸膠粘強度≥1.0 MPa
熱老化后的拉伸膠粘強度≥1.0 MPa
凍融循環后的拉伸膠粘強度≥1.0 MPa
可選性能E“加長晾置時間” 晾置時間:拉伸膠粘強度至少30 min后≥0.5 MPa
可選性能F“快速硬化”早期拉伸膠粘強度不超過24h≥0.5 MPa
晾置時間:拉伸膠粘強度至少10 min后≥0.5 MPa
可選性能T“抗滑移” 豎向滑移≤0.5 mm
可選性能S1“變形能力”橫向變形能力2.5 mm~ 5 mm
可選性能S2“高變形能力”高橫向變形能力≥5 mm
膏狀乳液膠粘劑(D)的性能指標
性能代碼性能指標
基本性能晾置時間:拉伸膠粘強度至少20 min后≥0.5 MPa
基本性能D1“普通型”剪切膠粘原強度≥1.0 MPa
熱老化后的剪切膠粘強度≥1.0 MPa
基本性能D2“加強型”浸水后的剪切膠粘強度≥0.5 MPa
高溫下的剪切膠粘強度≥1.0 MPa
可選性能E “加長晾置時間” 晾置時間:拉伸膠粘強度至少30 min后≥0.5 MPa
可選性能T“抗滑移” 豎向滑移≤0.5 mm
反應性樹脂膠粘劑(R)的性能指標
性能代碼性能指標
基本性能晾置時間:拉伸膠粘強度至少20 min后≥0.5 MPa
基本性能R1“普通型”剪切膠粘原強度≥2.0 MPa
浸水后的剪切膠粘強度≥2.0 MPa
基本性能R2“加強型”熱震后的剪切膠粘強度≥2.0 MPa
可選性能T“抗滑移” 豎向滑移≤0.5 mm
4、陶瓷磚
中國的陶瓷磚不但已在產量上長久領先國際市場,現行的國家標準GB/T 4100-2006《陶瓷磚》還在國際標準ISO 13006: 1998《陶瓷磚-定義、分類、性能和標記》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大規格產品尺寸(≥410 cm2)的一些規定,在國際上領先規范了這個陶瓷磚發展潮流。GB/T 4100中陶瓷磚的分類見表1。
概括地講,陶瓷磚的吸水率越低,其磚體越致密、機械強度越高,更耐磨,較耐污染、抗凍融。在選擇時,陶瓷磚的尺寸和表面質量、吸水率、破壞強度、斷裂模數、耐磨性、耐污染性、耐酸堿性、抗凍融性能等均應符合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和具體項目設計的要求。
表1:陶瓷磚按成型方法和吸水率分類表
成型方法I類 E ≤ 3%IIa類 3% < E ≤ 6%IIb類 6% < E ≤ 10%III類 E > 10%
A (擠壓)AI類AIIa1類AIIb1類AIII類
AIIa2類AlIb2類
B (干壓)BIa類瓷質磚 E ≤ 0. 5%BIb類炻瓷磚 0.5%
C (其他)CI類CIIa類CIIb類CIII類
在沒有進行外保溫的外墻表面粘貼工程中采用的陶瓷磚,其性能在GB 50178-1993《建筑氣候區劃標準》規定的不同氣候區應符合表2中列出的要求:
表.2:無外保溫外墻上使用的陶瓷磚性能指標
項目性能指標試驗方法依據
嚴寒地區、寒冷地區、夏熱冬冷地區、溫和地區A區(HDD18≥600)溫和地區B區、 夏熱冬暖地區(HDD18<600)
吸水率(%)≤ 3≤ 6GB/T 3810.3-2006
凍融循環(次)5040GB/T 3810.12-2006
圖4.1 燕尾槽示意圖
在外墻立面粘貼時,應采取各種措施預防陶瓷磚脫落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當選用普通水泥基膠粘劑(C1)時應選擇粘貼面有燕尾槽的外墻磚。圖1中給出廣東省地方標準DB44/T 843-2010《外墻用陶瓷薄磚》列出的幾種燕尾槽形式;其中Lo必須大于L1。燕尾槽的深度h不宜小于0.7 mm。
選擇陶瓷磚時常常注意到如圖2 所示磚背面(粘貼面)上殘存的白色磚底涂料。它是為了防止陶瓷磚在千度高溫燒制過程中與輥道窯輥棒發生粘結而施用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鋁或氧化鎂的耐火涂料的殘留物。質地疏松的磚底涂料殘留物可能影響陶瓷磚與基面之間的膠粘強度,導致陶瓷磚脫落而引發安全事故。從圖3 中可以看到很多涂料殘留物與磚體脫開后的情形。
圖2 磚背上的殘留磚底涂料圖3 墻磚脫落后顯示出的磚底涂料
5、填縫劑
圖1水泥漿極易收縮
用調色水泥漿一類的不合格材料可能不難填充磚縫,但其體積收縮卻會給陶瓷飾面系統造成圖1所示的美觀和衛生問題,不應用作填縫劑。
根據JC/T1004-2006《陶瓷墻地磚填縫劑》,這些填縫劑可按化學組成分為水泥基(CG)和反應型樹脂(RG)兩大類。它們有著適宜的細度和稠度,以適應設計的接縫寬度,能夠成功地將接縫填滿。各種水泥基和反應型樹脂縫劑的性能指標應分別符合表1和表2中列出的要求:
表1 水泥基填縫劑(CG)的性能指標
性能代碼性能指標
基本性能標準條件養護下28d的抗折強度≥2.5 MPa
凍融循環后的抗折強度≥2.5 MPa
標準條件養護下28d的抗壓強度≥15 MPa
凍融循環后的抗壓強度≥15 MPa
28d的線性收縮值≤3 mm/m
基本性能CG1“普通型”耐磨損性≤2000 mm3
30min后的吸水量≤5.0 g
240 min后的吸水量≤10.0 g
可選性能F “快硬性” 標準條件養護下24h的抗壓強度≥15 MPa
可選性能CG2A “改進型”耐磨損性≤1000 mm3
可選性能CG2W“改進型”30min后的吸水量≤2.0 g
240 min后的吸水量≤5.0 g
可選性能S1“變形能力”橫向變形能力2.5 mm~ 5 mm
可選性能S2“高變形能力”高橫向變形能力≥5 mm
表2反應型樹脂填縫劑的性能指標
性能代碼性能指標
RG1標準條件養護下28d的抗折強度> 12 MPa注
標準條件養護下28d的抗壓強度> 24 MPa注
28d的線性收縮值≤1.5 mm/m
耐磨損性≤250 mm3
240 min后的吸水量≤0.1g
注:對JC/T1004-2006中的性能指標有所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陶瓷磚填縫劑標準要求的性能與陶瓷磚膠粘劑標準中要求的性能完全不同,所以一般的陶瓷磚膠粘劑是不適合作填縫劑的;反之亦然。
6、密封材料
陶瓷飾面系統在其特定的服務環境中,特別是在其各種內部載荷的作用下都會產生內應力。因此,陶瓷飾面系統必須設置各種類型的伸縮縫以放散這些應力,保證系統的耐久性。
一般現場組合的伸縮縫主要由背襯條(或防粘帶)和密封材料構成。其中背襯條的功能是保證密封膠的深度均勻和確定密封膠背面的形狀;其性能要求是足夠柔軟,從而在被陶瓷磚擠壓縮時不會在垂直的方向將密封膠擠出。另外背襯條的表面應經過處理,不與密封膠產生粘結。當伸縮縫深度不夠時可以用防粘帶替代背襯條;這是一種自粘的塑料條,其表面也不應與密封膠產生粘結。
建筑密封膠在一般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是連接相鄰構件,并賦予接縫不透水性和氣密性。它們在陶瓷飾面系統中所需的性能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施工性能:在坡/立面使用時的(抗)下垂度,和在地面使用時的自流平能力。
機械性能:為了能夠連接相鄰構件,密封膠與兩邊的構件都要有很好的粘結強度。足夠的伸縮性使兩邊的構件能夠通過各自的位移放散應力。由于傘尖、高跟鞋等可能在密封膠上形成集中力,在地面上使用的密封膠宜有HA60度以上的邵氏硬度。
耐久性能:在反復的冷熱交替變化中,和室外長期日照雨淋下,應能夠保持適應工況的伸縮性(位移能力)和與基面的牢固粘結。
根據GB/T 14682-2006《建筑密封材料術語》標準,密封材料按化學組成被分為硅酮建筑密封膠(GB/T 14683-2003)、聚氨酯建筑密封膠(JC/T 482-2003)、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膠(JC/T 484-2006)等許多種。它們在不同的服務環境下適用于陶瓷飾面系統。表1中列出它們的部分性能指標。
表1建筑密封膠性能指標
性能硅酮聚氨酯丙烯酸
下垂度(mm)≤3≤3≤3
表干時間(h)≤3≤24≤1
擠出性(mL/min)≥80≥80≥100
彈性回復率(%)≥80≥70≥40
定伸粘結性無破壞無破壞無破壞
浸水后定伸粘結性無破壞無破壞無破壞
紫外線輻照后定伸粘結性無破壞──
冷拉-熱壓后粘結性無破壞無破壞無破壞
質量損失率(%)≤10≤7─
體積變化率(%)──≤30
文章關鍵字:
下一篇:美國的室內裝修裝飾有何特色